好课件网>文章>中班下学期家园共育(范文6篇)

下载全文

中班下学期家园共育(范文6篇)

这是中班下学期家园共育(范文6篇),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

 学习做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要学会了礼貌、学会自控、学会分享等等。进了幼儿园,孩子知道向老师问好,课堂上知道听老师的口令,知道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

  学习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孩子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学习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穿好衣服,要求他们在多少时间内到教室外边排队。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知道上了洗手间之后要洗手。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也给爸爸妈妈莫大的方便,你带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他、帮着他了。

  学习适应环境:

  不要以为适应环境只是对大人而言,小孩子也是一样的。初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虽说孩子小,但幼儿园也会带领新入园的孩子“参观”园所,熟悉环境,做好铺垫,产生好感,减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学会尊敬老师:

  不要以为“尊师”是上了学的孩子才要学的内容,其实,要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先让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只要遇到老师都会习惯性问候“老师好”,老师反过来夸孩子懂事懂礼貌,在老师这样的评价下,孩子自然更加喜欢幼儿园。

  学会独立生活:

  让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将来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经历他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幼儿园面对每一个小朋友和每一位老师,是在人为的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在他的身边,他要被动地从家长的安排中学会接人待物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将来成长的路上不至于脆弱无助而变成可怜的人。

  学习照顾自己:幼儿园生活,本身就是让孩子去学习一些家长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耐心去教育孩子的那些芝麻大点的小事,比如说早晨起来怎么穿衣服和袜子,吃饭时怎么拿筷子,吃完饭后怎么去刷牙,大便之后怎么擦干净小屁股……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些生活点滴就是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学会保护自己:孩子在独立生活的能力中还要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吃饭时喝水时要注意别烫着自己、朋友玩耍的时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危险动作的游戏不要参与,感觉到危险的时候要学会喊老师相救。在幼儿园之外找不到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跟陌生人说话,不让陌生人把自己带走,不吃不喝陌生人给的东西。要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要找可靠的人(比如警察叔叔)求救。总之,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学习关心别人:幼儿园的生活,其实也是在从小锻炼孩子的集体生活能力。在一个集体中,能够学会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对方的关心。关心别人,其实也算是关心自己。这个层面的意思,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的老师,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就是让孩子了解关心与爱护,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当必然的一项前提条件。

  学习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其实跟关心别人的感觉差不多,有着同一种的解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可是,这一意义,孩子至少要等到长大以后估计才能真正的懂得。但是,引导孩子在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学会伸出手去帮助自己能够帮助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慢慢去体会,真诚地给予别人及时恰当的帮助,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2篇

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

  对于国人而言,诚信是一件关系到个人品质问题的大事,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诚信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与修养。怎么利用平常生活中的言语行动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这就要从父母的行动开始,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

  1、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平日里有的父母做生意时短斤少两,与人说话口不对心等等。这些孩子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天长日久,如果孩子不讲诚信也是正常现象。所以,父母平日里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拥有优秀的道德情操,为人诚实守信,做孩子的好榜样。

  2、说到做到

  很多父母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本来已经答应陪孩子去某个地方,但是由于公司开会或者又约别人而失约于孩子。其实,这就不是守信的行为,会不利于孩子诚信品质的建立。孩子对此会有这样的想法:爸妈经常说到做不到,没有一点诚信,那么我也可以与他们一样。在此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不诚信甚至撒谎的现象。所以,父母一旦答应了孩子的事就必须要做到。

  3、对孩子讲信誉

  多数的父母都对孩子做过此承诺:只要认真学习,期末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就奖励你。但是等到孩子真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父母却总是不满意,为什么是99而不是100。殊不知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他们反而会想,爸妈总是说话不算数,我也没必要这么努力。如此一来,孩子不再认真努力学习,不利于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父母对待孩子应该做到讲信誉,怎么说就怎么做,不要说过的话不算数。

  4、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有些父母常常认为学习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和家长无关,孩子学习不好、成绩差,总是对孩子非打即骂。事实上父母的此种言行也是一种没有诚信的行为。你作为孩子的家长,有义务更有责任去帮助孩子,孩子学习差不仅是孩子的问题,与家长也密不可分。例如你从未兑现过对孩子的承诺,你对孩子从未有过鼓励等原因,或者一直没有重视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不能一味的责怪孩子。孩子出现问题,父母难逃其责,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面对,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综上所述,身为孩子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说话算数,出现问题时与孩子一起面对。要培养孩子讲诚信,先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

第3篇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需注意

  现如今,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而单亲与完整家庭的教育环境以及氛围是明显不同的。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倘若父亲或者母亲不重视教育,那么必定会给孩子造成人格缺陷等不良影响,使其变得孤僻、不合群、胆小、偏激、逆反等。恰当的教育能够让孩子及时脱离困扰,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一、几乎所有的单亲家庭都是由于夫妻离异导致的,而离异的原因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一方面轻易的把矛盾归咎到孩子身上,一方面孩子成为报复对方的工具。禁止孩子与对方接触,更有甚者让孩子认为没有另一方的存在,这样一来使孩子极易受到精神方面的歧视,心理感到自卑,从而造成孤僻以及冷漠的性格。有的还经常指责与谩骂对方,甚至把孩子当作发泄对象,让孩子出现矛盾、困惑、烦躁以及偏激心理,非常容易多疑、逆反及自暴自弃,严重的还会形成双重人格:遇强则弱,战战兢兢;遇弱则强,凶恶暴躁。另外,有的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或者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感觉孩子没有另一半的关爱,就加倍补偿,满足孩子任何要求,使孩子形成依赖、自私与懒惰的不良性格。倘若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利用孩子与对方赌气,给孩子造成过度的压力,而效果却常常是适得其反。

  二、单亲家庭父母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应该尽早、客观地向孩子讲清楚双方离异的原因,不要把对方说的一无是处,更不要存心讲对方的坏话,要让孩子客观与公正地了解问题。双方对孩子的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应该尽量让孩子与对方接触,让孩子接受父母不同的性格以及个性。

  三、单亲家庭父母千万不可宠溺孩子,对孩子不可太过关怀、体贴、照顾以及无限满足他的要求。

  因为,不管什么时候,宠爱都是一剂毒药。特别是单亲父母,更要消除心理的那种愧疚感,正确的做法是如同正常家庭一样教育孩子,使孩子感觉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经常让孩子参与家庭大小事的决定、分忧解难,能够促使孩子早日成熟。当然也不要把孩子是为包袱,对孩子不闻不问。

  四、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对各种关系做出正确处理,让孩子健康及正常地成长。

  首先,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和小伙伴及同学之间的关系,鼓励并支持孩子与其交往,使孩子拥有正常的集体生活。其次,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别人的歧视性言语与举动,抬头挺胸,自信的做人。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的家长应该客观的对待另一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同时不可因为离异而过分的宠溺孩子,要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给孩子一个与常人一样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4篇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是宝宝刚刚出生就会接触的社会生活环境,会对宝宝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孩子的德育也是在家庭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德商教育的核心就是孩子健康品格的养成教育。精神成长的富足,会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纯粹,一辈子都会受益匪浅。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最重要的地方。

  一、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快乐自在的。到了小学以后,由于是独生子女,自己的童年没有人陪自己一起玩耍,小伙伴也挺少,家里也没有什么小伙伴来,孩子有时会产生孤独感。所以我作为一个家长,平时会让孩子多和小伙伴、小朋友在一起,要是旁边的家庭有小朋友的话,也会邀请小朋友来我家中,或着去别的小朋友家中玩、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要是儿子自己有什么玩具,但是小朋友没有的话,儿子会主动借给别人。要是小朋友不小心弄坏了,我们也觉得无所谓。这样孩子就不会由于家中只有自己而孤独,性格也不会变得孤僻,并且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遇物则诲”

  孩子上二年级时的,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小伙伴在走廊上玩耍,嘴唇碰到了操场的滑车上,一下子就流了很多血,也特别痛。我知道了以后马上赶去学校带他到医院治疗。儿子跟我讲了整个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一位小朋友恶作剧扳起了他的腿才碰到了滑车上。看到儿子缝合的嘴唇,我觉得缝在孩子嘴上,疼在我心啊,为了让孩子也接受教育,我对儿子说:“那个小朋友一定不是故意要伤害你的,是你们不小心造成的,所以接下来和小伙伴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谁都不要做危险的游戏,所以这件事情就不要太在乎了。”当那位小同学的妈妈得知她的孩子在学校惹了祸赶到学校时,我已带着孩子从医院回到学校,我没有和他妈妈争吵,心态超级好的说:“没关系,孩子们还是好朋友。”他的妈妈觉得特别感动,也让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会了谦让和宽容。自习课上,同学走过,撞掉了他手中的笔,他会说没关系,然后继续写字,碰倒了他正在看的书,他会换个角度接着看,不会与别人争执,影响学习。

  三、寓理于情,寓教于养

  小学的时候,我们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在食堂吃,食堂有什么就吃什么。儿子从小到大穿的都是大人衣服改过的裤子。在慢慢长大以后,穿的还是我的棉衣。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孩子知道穿戴不与别人攀比。假期外出旅游,我们有时候会把钱让孩子管理,旅途中需要的东西儿子负责。

  公交车上看到老年人站着的话会主动让座。街头,一根冰糕棍儿他不会随地乱扔,找到垃圾箱再扔。在家中,家里的家务活一般都是我来做的,可是我会找机会让儿子和我一起做家务,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擦地板,甚至连织毛衣、绣花儿这种女孩儿学的手工活儿,儿子也会跟我一起进行,在劳动的时候,无形中进行着爱与亲情的传递。大学毕业后,我还专门找了时间,教给了儿子一些烹饪知识,并且儿子也学会了驾车技术,现在特别棒。

第5篇

怎样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则动作发展很好,这都是正常现象,请不要着急。孩子虽然不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儿歌和连贯地叙述故事,但已经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已经很不错了。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看一些简单的、感兴趣的图画,要求他记住画面内容,然后遮盖部分画面,让幼儿回忆遮盖的是什么,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中小班的儿歌一般内容都不是很多,家长为了帮助幼儿记忆,可以进行问答式游戏,家长说一句,幼儿答一句,这样的一问一答,幼儿感兴趣。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进行表演。一开始,要求孩子复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当孩子掌握以后可以分角色表演。在孩子表演时,家长应是忠实的观众和听众。在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家长帮助时,家长应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帮助孩子完成表演。这样既消除了孩子紧张的心理和压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为了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可以用录音录下孩子念的儿歌和复述的故事,孩子听到自己的声音会格外地激动,这可激发起孩子进一步讲述的兴趣和欲望。

  2. 帮助孩子积累一些素材。如:好听的故事磁带,好看的动画片等。故事磁带可以规范孩子讲述故事的语言,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时,动画片是孩子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对孩子提出要求:每次看完以后要讲给大家听。

  3. 家长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孩子看图讲故事。开始,家长让孩子一边看图,一边指着图画中的人和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讲,然后让孩子合上画册,一边回忆,一边讲。然后再大声地在大人面前讲述。这时,家长要给以热情的鼓励,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述。慢慢地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话,连贯通顺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4. 结合散步、郊游,要求孩子回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家长可以事先给孩子提出要求,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第6篇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争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团,是常见的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吵到好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学会申辩自己的主张,逐渐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让、控制自己和帮助别人的能力,从而不断克服困难,积累经验,拙壮成长。

  独身子女吵架,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因家中常以孩子为中心,生活环境单一,使孩子养成不会处理复杂局面,凡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而孩子在玩耍中的吵架,互相争夺和帮助的“外交”活动中,在家中是无法学到的。

  常见孩子吵架,家长表现不同。有的狠训孩子“别跟他玩!”“快回家”这样会导致孩子离群独处;有的却说:“谁打你,你就打谁打坏了有爸有妈!”这会使孩子产生报复心理;有的训斥别人孩子,助自己孩子的威风,混淆是非界限,这样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这些都无助于孩子的独立能力、顽强精神的培养,并可能使孩子们丧失言归于好的良机。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吵架家长不要做过多干预,只要没什么危险就可以。等事情过后家长心平气和地问请孩子吵架的缘由,让孩子从中分辨对与错,家长再从中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吵架中明白是非曲直,懂得更多道理。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单独购买仅限单篇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